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2020年第24期文科讲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0-11-01
阅读量:
773


  2020年10月31日上午9点,由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承办的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2020第24期文科讲坛东校区中国文化书院举行本次讲坛特邀北京大学典籍英译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刘金才教授题为文化翻译的理论与方法的讲座。讲座由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副院长王晓梅主持。

刘教授讲座大体分为引言、文化翻译轮和文化语境三个部分。首先,刘教授提出,当前外语人的使命是“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以此引出翻译不仅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也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不仅要完成语言符号的转换任务,更要完成文化的诠释、移植和传播任务

 接着,刘教授以“无奸不商”的日语译法为例,讲解语言、文化与翻译三者的关系,并提出语际翻译必须植根于不同语言的两大片文化。所谓两大片文化,其一是源语文本中的特定文化;其二是译语所属的特定文化。刘教授提出在面对诸多文化翻译方面的问题时,必须导入文化翻译的理念、理论和方法。

谈到文化语境部分时,刘教授以20世纪最大的“误译”——“黙殺”和自身对“天天进中南海,夜夜宫廷玉液酒”的翻译,突出基于不同立场(文化氛围)、认知形态理解和解读而造成的翻译差异。据此提出“文化氛围”和“认知形态”,要求译者应该理解源语的语义和文化内涵,将其转换和移植为与自己语言习惯和文化习俗相应的译语。

 最后,刘教授谈到:“我们从来不培养翻译工具人,只培养文化人。”要想达到此目标,翻译硕士的论文不仅要做作品翻译或者翻译理论研究,而且对作家、作品本身以及作品的价值和思想的研究也要进行深入挖掘,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占比应至少达到三分之一。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刘教授对翻译的深度思考与研究,增加大家对翻译的理论、翻译注意事项、译者的认知对译品的影响、不同语境对译品的理解差异等多方面的了解,引导大家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今后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受益匪浅。


 文字:梅雪

 图片:李佳瞳 汪丽容